最近一段時間,馮小剛導演可謂是春風得意,在斬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之后,昨天更直言:“我名也得了,利也得了,我天天花不完這個錢,我干嗎當錢的奴隸,我就拍點自己喜歡的,不管你們喜歡不喜歡”。
馮導說這樣的話是有底氣的——他的錢真的花不完。
近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宣布以15億的估值現金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東陽美拉)70%股份。這家在兩個月前成立的公司,由馮小剛99%持股,注冊資本僅為500萬,什么都還沒有干,就獲得300倍的溢價,完成10.5億元的兌現。
你可能很難想象,如此的造富神話,華誼兄弟已經寫到第三次了……
馮小剛兩個月賺了10個億
近日,華誼兄弟(300027)發布公告稱,華誼兄弟擬以10.5億元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東陽美拉)的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目標公司70%的股權,該公司估值15億。轉讓完成后,華誼兄弟將持有東陽美拉70%股權,馮小剛持有剩余的30%。
在收購前,東陽美拉的股權結構為:馮小剛持有99%的股權,陸國強持有1%的股權。主營業務是影視劇項目的投資、制作,影視劇本創作、策劃、交易等。
目前已經儲備和開發的項目包括電影《手機2》、電影《念念不忘》、電影《非誠勿擾3》、電影《麗人行》、電視劇《12封告白信》以及綜藝節目等。
不過,細看東陽美拉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會發現,該公司目前仍是負資產狀態。公告顯示,東陽美拉截至2015年11月19日的資產總額為1.36萬元,負債總額1.91萬元,所有者權益為-5500萬元。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東陽美拉成立于2015年9月2日,注冊資本為500萬元。其中,馮小剛出資350萬,持有東陽美拉99%的股權。這也意味著,馮小剛2個多月前花500萬注冊的公司,轉手賣給華誼兄弟就是15億元。
馮導志得意滿
在今年10月22日,有一次幾乎完全一樣的交易動作:華誼兄弟以7.56億元、近百倍的溢價,收購東陽浩瀚70%股份——當時這家公司僅成立1天,公司的股東是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和陳赫。
在2013年9月3日,華誼兄弟以2.44億并購張國立的空殼公司常升影視,這個價格比華誼兄弟2012年全年的凈利潤還要高。當時,“35倍溢價”、“利益關聯”、“套現”的質疑聲不絕于耳,與今天如出一轍。
洗錢?其實只是為了留人的無奈之舉
一般而言,從關聯方手中收購空殼公司是個忌諱,很容易被市場當成”利益輸送"而惹上非議。不少小股東直斥:華誼出手過于大方,有為影視明星“洗錢”的嫌疑。
但市場不這么想。本次收購后,華誼兄弟的股票保持平穩;在10月的收購后,華誼兄弟更一度上漲9.85%,接近漲停,并以8.39%的漲幅收盤。
資本究竟看到了什么,才會如此力撐華誼這種“看似不靠譜”的行為呢?
在此援引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的話:
娛樂產業競爭的本質在于注意力的競爭,而明星是獲取用戶注意力且聚合各種生產資源的最佳橋梁。全行業都清楚地了解,明星是IP創造和挖掘最不可或缺的首要資源。
我認為娛樂產業已全民進入明星驅動IP的時代,華誼兄弟圍繞明星IP制作、流轉和價值最大化的布局也已經得到了市場印證。
說白了,華誼兄弟的這兩次投資,就是為了加強對圈內“人資源”的把控。2013年1月,華誼兄弟曾遭遇“華語第一監制”導演陳國富等人的離職,這個事件被外界稱為華誼“失去一個金飯碗”,股價應聲下跌。
大家可能記得在過去幾年,華誼兄弟曾把手中股票大量轉給明星們,造就了一批億萬富翁明星,現在入股明星公司,也是出于同樣的目的。
只是隨著王中軍的股票不斷稀釋,選擇購買明星公司進而實現間接把握人脈的形式,成了現實條件下的無奈之舉。
這10.5億賺的回來么?
既然以收攏人脈為目的,在華誼兄弟這兩次收購背后,都存在一條幾乎一模一樣的“對賭協議”,以實現對圈內大佬的綁定。
以華誼兄弟收購東陽美拉為例:
馮小剛需要承諾東陽美拉2016年度的業績目標為經審計的稅后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而且自2017年度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在上一年度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
若未能完成該目標,馮小剛將以現金補足差額。
“華誼兄弟+馮小剛”的金字招牌,在過往就是”票房大賣”的代名詞,自1998年的《沒完沒了》開始,華誼和馮小剛合作電影12部,累計票房收入32億元以上,多部電影創下了當時的國內票房最高紀錄。
馮導曾經是“票房機器”
有媒體曾經統計:在這12部影片中,華誼兄弟僅票房分成就賺到12.8億元,廣告和衍生產品收入還未計入其中。
在華誼兄弟2009年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中寫明,僅《集結號》和《非誠勿擾》兩部影片,就占據華誼兄弟電影業務收入的40%和總營業收入的18%,影響力驚人。
雖然近年來,馮小剛產量下降,在票房上號召力不如往昔,被徐崢、寧浩等新一代導演超越,眼睜睜望著他們先后跨入“十億俱樂部”,稱霸新一代的票房王。但在資本的眼里,如果套上IP概念,縱橫娛樂圈近20年的馮小剛依然是當之無愧的搖錢樹。
名氣如何兌現?我們看看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怎么說:
在華誼內部,一個具備IP化能力的明星能夠創造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賬面上,還能夠激活各業務。
比如:為尚不具備IP價值的資源,包括導演、編劇、劇本、游戲等,以及輸出到外部為合作品牌、企業或平臺賦能。
有人指出,假設馮小剛消極怠工,5年內創造0利潤,也只需要補償6.75億元,華誼將虧損近4個億。
但是,就算真的虧掉這賬面的4億,又有什么所謂呢?無論如何,他們拿到了獨一無二的超級IP——馮小剛啊!
(資料及圖片來源:上海證券報、時代周報、北京晨報、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