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與美團的合并交易預計很快會宣布,合并后的新公司將占據中國團購領域80%的市場份額,同時成中國最大O2O平臺,新公司估值也達到170億美元。
鮮為人知的是,大眾點評在準備與美團合并前,曾向股東散發了“老A計劃”。按照“老A計劃”,大眾點評已制定了詳細的回歸A股計劃,并準備在2016年開始沖刺戰略新興板。
大眾點評的計劃包括:今年8月底確定重組方案,簽署重組框架協議;2015年9月底-10月初主體部分漢濤完成收購WFOE、境外對外投資;2015年12月完成上市前重組。
大眾點評還準備在2015年完成G輪融資,總規模接近100億人民幣,其中,重組用于回歸的現金流為35億人民幣,用于重組過程中老股的退出預估為15億人民幣。
從信息看,大眾點評完成重組前,主要是通過開曼公司協議控制大眾點評境內的漢濤公司,漢濤公司又控股微生活及大眾點評的其他對外投資項目。
大眾點評計劃中的重組最大變化是,開曼公司和HK-1被注銷,主要是創始人股東、境內投資人、深圳利通、ESOP控制漢濤公司,漢濤又控制漢平、漢海、漢誠、微生活等公司實體。
完成這一系列的過程是,漢濤在上海自貿區設立投資公司(Holdco),Holdco收購原開曼公司的對外投資以及BVI-1、BVI-2、HK-2的股權。
此外,大眾點評股東各方簽署《控制協議之終止協議》,并辦理股權出質注銷登記手續。漢濤收購HK-1持有的WFOE100%的股權,最終大眾點評境內自然人完成外匯注銷登記。
大眾點評回歸A股的目的是,大眾點評的品牌和知名度將會進一步加強,估值也會持續提升,且選擇在國內上市有利于點評與行業相關監管機構維持更緊密的關系。
外界預期戰略新興板會在2016年4月到6月開啟,大眾點評則希望成為第一批在戰略新興板上市的企業。當然,為預防發生意外情況,大眾點評也會考慮將新三板、創業板作為備選。
實際上,在大眾點評準備G輪融資及醞釀拆除VIE架構之際,美團也在籌備新一輪15到20億美元融資。一度有傳聞稱,美團融資接近完成,也有傳聞稱,美團融資遇到阻力。
一個顯然的事實是,O2O是一個燒錢的行業,無論是大眾點評還是美團均需要大筆的資金。在百度大舉發力O2O之際,僵持則大眾點評和美團會兩敗俱傷,和則可以很快鞏固地盤。
大眾點評和美團選擇了后者。兩家公司是5:5換股,且投資人也有不同的換股比例。合并之后,兩家公司在新公司的董事會將占據同等席位。
新公司還設立聯席CEO。在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大眾點評CEO張濤和美團CEO王興(微博)將有共同的話語權,共同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這一系列布局類似趕集和58同城合并。
相關資料顯示,大眾點評此前已完成F輪融資,分別是,2006年紅杉資本的首輪100萬美元投資;2007年Google投資400萬美元;2011年4月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和光速創投聯合1億美元的投資;2012年第四輪融資6000萬美元;2014年騰訊4億美元戰略投資大眾點評,獲得20%股份;2015年獲得包括騰訊、淡馬錫控股、萬達集團和復星集團的8.5億美元融資。
知情人士爆料,隨著大眾點評和美團合并完成,大眾點評不需要單獨再獲得G輪融資。大眾點評和美團合并后,新公司很快會啟動新一輪巨額融資,且會加速上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