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7月30日上線的云投匯,在時隔一個多月后,于9月18日發布其“明星領投人計劃”。
云投匯以“讓創投更簡單”為目標,運用互聯網金融技術為新興產業企業和項目投資人提供一站式投融資交易工具,以領投和眾籌模式為項目融資,并為合伙投資人發掘優質項目,獲取原始股權投資收益。這次云投匯希望以100億的“云投基金”為依靠,運用“明星領投人“的模式來切入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市場。
“我們以“云投基金”來支持我們優秀的投資經理,為他們提供強大的募資能力,讓他們只需要發揮自己的投資能力,去發現好的項目,完成好的項目完成合作的管理,或者說讓投資人充分發揮其才能。”云投匯CEO董剛說。
這個模式的實質也就是,把投資決策由對項目的判斷部分轉移到對明星領投人的選擇和判斷,通過對優秀投資人的篩選和資金支持來撬動創業投資市場。
所以,對“明星領投人”的審核與管理成為云投匯的重中之重。
如何成為“明星領投人”?
想成為“明星領投人”的候選人,需要在線提交個人簡介、過往業績總結以及一位業內大佬的評價。何為業內大佬?簡單點說,就是明星領投人能找到的,愿意評價他的,他覺得最牛的人,寫一段評價就可以。明星領投人以個人名義申請,也即是說,投資主體可以是申請人本人,也可以是申請人所在的投資機構。
“明星領投計劃”對提供資金的投資機構不做考察,僅僅考察對項目提供盡職調查和分析報告的明星投資人。對于機構來說,只要機構中有投資經理能夠成為云投匯的明星領投人,云投基金就有可能支持其投資項目。
云投匯會對候選人做盡職調查,并從其資歷、從業經驗以及投資業績等維度進行評級。評級共分為五級,申報5星級的領投人需提交中科招商集團審核批復。一星到四星的明星領投人最低領投比例按照同星級從10%至40%不等,云投基金最多可配30%。一般來說,星級越高,平臺對領投比例要求就越寬松,投資杠桿和管理資金規模就越大。相應地,領投人的回報也越高。
比如,一個需要募資1000萬的項目,如果“明星領投人”被評為一星,那么它的上線發布比例是70%,即領投資金需達到700萬才能向跟投人募資。然而在云投匯上,只需要拿出投資總金額的40%-56%,即是400萬到560萬,云投匯會拿出剩下的140萬--300萬。以此類推。
另外,云投匯會每半年對明星領投人進行評估打分,不和條件的將會被取消“明星領投人“的資格。
云投匯項目分成機制
云投匯根據投資收益采取階梯比例分成,如果年化小于10%,領投人就不收取任何費用。掙得多,分得也就越多。而對于云投基金的投資收益,則不予分成,云投匯不會對明星領投人收取管理費。
在項目的選擇上,云投匯根據星級對應的盡調報告籌建比例,基于領投人提交的盡調報告選擇部分項目進行二次盡調和查驗。云投匯計劃在2015年完成120個明星領投人的招募,發布不少于200個項目。
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的一般模式
就現階段來說,“融、投、管、退”一直是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的痛點。針對前三點,國內采取的措施一般是“領投+跟投”的模式,并由領投股東來對項目進行后續的管理。至于退出機制,一般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并購和IPO,這是主要方式;二是股權回購,但《公司法》和《證券法》對股份回購做出了嚴格限制;三是股份轉讓,既可以非公開轉讓給其他投資者,也可以在后續融資中退出。
云投匯的“明星領投人”模式,尤其是100億元的基金扶持對于優秀項目的發現和融資投入了較大的力度。有利于增加優秀項目發現和融資成功的概率。在后續的管理和退出機制上:
“云投匯采取由領投人代為管理,主要是因為,作為云投匯的‘明星投資人’,一方面,對項目負有盡職調查的責任;另一方面,也對項目比較熟悉,在管的時候會更加的深入。如果讓其他的機構或者其他人,專業性會降低。至于退出機制,我們會有隔輪退出的機制,保證明星領投人和跟投人的一些實踐的退出要求。”云投匯聯合創始人鄧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