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虎體育創始人李俊是一個退役軍人,曾在特種部隊里呆了5年。立了兩個三等功,在軍隊的偵察兵比武中拿過第一名,表現優異,是部隊領導眼里的一顆好苗子。但李俊并不安于現狀,骨子里有一股闖勁,想要打拼屬于自己的事業。就在隊里領導想將李俊提為干部的時候,他還是決定離開部隊,開始新的生活。
2005年李俊到上海以后,開始了與互聯網的第一次接觸。當時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板曾經是國民黨兵,得知李俊也曾有當兵經歷時,兩人志趣相投,后來便聘請李俊到自己的公司上班。李俊剛從部隊出來,開始什么都不懂,從零學起,學習營銷、推廣,后來慢慢接觸互聯網,了解到阿里巴巴,發現互聯網在做推廣和交易方面十分便捷,從那個時候李俊就覺得互聯網是一個有用的東西,從此在心里面埋下了一個種子:以后一定要開一個互聯網公司。
李俊酷愛足球,從部隊出來以后曾經在半職業球隊里踢過球。后來索性從上海回到成都,經營起一家足球場,然而,由于地段的關系,李俊的足球場一直經營不順暢,嘗試過一段時間的宣傳,效果并不理想。在上海接觸互聯網的經歷讓李俊萌發了朝互聯網方向發展的念頭。這便是早期勁虎體育的雛形。李俊從此一發不可收,從原本做線下球場經營轉為做線上訂場平臺。
勁虎體育運營不久后便遇到難題:不少用戶在勁虎體育上預約了場館后,去到場館卻被拒之門外,遭到客戶投訴。李俊很重視這個問題,經過溝通之后發現一些線下的場館對勁虎不太感冒,諸如足球場館,原因在于他們日常運營中,線下的客源已經足夠支撐場館運營,不需要通過平臺來解決。
李俊自己有過運營場館的經驗,他知道場館不可能一直爆滿,總會有閑時,即使再熱門的場館,也會存在30%左右的閑時,勁虎要做的就是去把這30%利用起來。于是李俊轉換思路,避開忙時,以場館閑時市場作為主要切入點。通過商家上傳空場信息到勁虎平臺上,用戶可以實時發現周圍有哪些場館有空位,再跟場館預約,從而避免了訂場遭拒的尷尬。
李俊表示,現階段的安排主要是通過“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打通場館,平臺擁有一定的場館數量之后,才能夠吸引用戶到這個平臺上預約場館,進行消費;第二步是完善平臺信息,讓用戶來到平臺的時候,對周邊有什么場館、場館的工作時間、費用、聯系方式等可以一目了然;第三步,進行垂直產品的深度開發和結合,增加用戶粘性和盈利點。比如,足球發燒友踢一場比賽,比賽會有積分、進球、助攻的數據,在勁虎的平臺上會被記錄下來,以后只要在平臺上便可以得到個人的戰績、勝率、進球數的統計,一目了然。
勁虎計劃在全國一二線城市鋪設線下分站,并采用分站代理模式,每個分站獨立運營,讓分站站長自主管理自己的分站,收獲的業績大部分留在分站,這樣,分站的目標就是服務好其管轄地區的場館和用戶,而總部則可以集中精力做好全國的布局和長期的規劃。這種方式有利于勁虎快速覆蓋全國近8萬家運動場館,也可以讓分站站長擁有更多的自主權,管理好自己的分站。
勁虎體育未來將會往票務方向發展。李俊說:“經常訂場打球的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會有看球賽的需求,這是一個潛在的市場。”現在的球賽售票模式還比較偏向于傳統化,場館門票除了從它的網站和線下銷售外,并沒有其他的銷售渠道。普通代售點想要代理門票,要像火車票代售點一樣,先跟場館申請,申請通過以后還需要購買一臺打票機才能進行銷售。“這種模式走得太重了”,李俊說。
李俊想要做一個“全民售票”的模式:通過和場館達成合作關系,以后每一次有相關的賽事,勁虎便會把相關的票務信息做成鏈接,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推廣,用戶轉發分享后,只要有人購買了門票,這個用戶便可以得到相應的提成。用戶得到收益,也會愿意轉發信息,這樣一來,可以提高門票的銷售速度,也可以讓賽事的信息“零成本”在不同的圈子里快速傳播。
勁虎體育在2014年5月份成立,至今上線場館1500多家,包括運動健身場館、足球場、保齡球館、瑜伽館等多個品類。網站平臺擁有一萬活躍會員,目前開啟勁虎網重慶分站進行試點,經過2個月的運營,收獲入駐場館八百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