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寧
昨天和李陽、夢雨吃飯,說到產品,我又感慨在騰訊收獲良多。
這篇可以看作我之前寫的兩篇《騰訊產品的第一堂課》和《騰訊的職級系統》的第三篇。因為想簡單介紹一下騰訊產品的職級概念。
我和夢雨說,一個人覺察自己或他人的天分,不是一下子就發現自己什么做的還不錯,而是,你發現你自己或者某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不厭其煩。
比如廚師切菜擺盤不厭其煩,攝影師尋求光線不厭其煩,碼農抓bug不厭其煩,你面對奇葩創業者不厭其煩……只有你不厭其煩,甚至樂此不疲地在這里耗掉了一萬小時,才有可能成為高手。
而我,去年遇到很多達不到騰訊二級產品經理水平的人出來創業,拉團隊找投資,立志打造三到四級的產品。此事頻發讓我極為郁悶,很煩。
然后就順著說下,騰訊產品的職級。幾個大點,可以大致衡量你面前的這位產品經理在哪個段位。
一級產品經理:初級、優化特性、提升數據
產出:優化現有產品特性
其實一級產品經理,應該叫產品助理。一個沒有任何產品經驗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可以用1-3年的時間,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助理。
他需要做的第一個修煉是,鎖定一個自己喜歡的產品,畫出讓它持續運營的完整服務流程,并估算整體服務成本。(參見《產品經理的第一課》)。
如果你始終對屬于UI/UE的界面細節充滿熱情,而對一個產品“它是怎么運作的”“它輸出的服務到底好在哪里?”沒有系統求索的耐性。那么其實,從最初,就應該有自我認知:自己適合從事UI/UE,而無法成為一個好的產品經理。
當你注意到一個產品,首先關注的是“它是怎么運作的。”“它輸出的服務有什么不同。”那么就可以開始進行產品助理的二等、三等修煉。
初級產品經理分三等。核心工作就是優化特性,提升數據。
1-1:建立對產品的完整認知,懂得讓一個產品持續提供服務的顯性特性與隱形特性。而不是總被表面的顯性特性所迷惑糾纏。
1-2:告知需要優化的點,能夠完成優化,實現產品數據表現的提升。
1-3:告知需要提升的產品數據,主動判斷通過優化哪些特性,實現數據提升。
總結,當你達到1-3,就已經成為了產品特性的專家,可以考慮挑戰中級產品經理的工作。
如果某人不能首先關注產品服務總流程和總成本,其實,他不適合做產品經理。
如果某人總是基于對手特性或者自己的模糊體驗,提出優化需求,但不以數字結果為導向做事前評估和事后總結。那么此人也不適合做產品經理。
二級產品經理:中級、定義產品并運營產品
產出:一個能在市場中持續運營的產品
初級產品經理是已經有一個產品在這里,通過優化特性,來提升數據。而中級產品經理則是,公司目前沒這個產品,需要定義這個產品的服務內容,及全部特性,并實現它,運營它。
不以數據結果為導向的產品優化,都是耍流氓。
同理,不以服務運營結果為導向的產品定義,都是耍流氓。
或者說,不能清醒評估,在當前的資源限制下,所能夠達到的最高服務品質,憑借這個服務品質所能夠達到的口碑強度,從而撬動市場的可能,就做了產品定義,這就是耍流氓。
為什么創業只能依賴單點突破?
因為,創業者沒有那么多的資源。
打比方來說,要想對現有市場產生有效的沖擊,需要的服務品質感,或者口碑強度要達到130分。
而按照當前定義的產品范疇,創業者手中的資源能夠完成的服務品質感,或者口碑強度頂多達到70分。
最后,他確實實現了完整的產品服務流程,并他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但是,70分無效。于是,這只是一次無效的攻擊。
應該怎么辦?
唯一的辦法,縮減產品范疇,或者說縮減服務范疇。
所謂的單點突破,不是企業ALL in一個產品。每一個產品都包含無窮的范疇,足以吞噬一家創業公司的所有資源。
單點突破:是在可控資源里,控制一個產品的范疇,在有限的范疇中,磨出最有意義的一個特性點,這個點,最少要達到130分。如果滿分一百的話。
中級產品經理也分三等:
2-1 定義產品,控制產品范疇與整體服務成本。定義并打磨核心特性點。
2-2 根據渠道特性,優化產品。取得規模用戶。
2-3 優化用戶動線,鞏固用戶黏度。平衡收入與用戶黏度。
什么是渠道特性?其實之前有篇文章含含糊糊地說過(《參見改變大河的流向》)。
比如就內容來說,微信朋友圈、微博、百度搜索,都是強大的渠道,但是這幾個渠道的特性完全不同。
即使都是騰訊自己的用戶流動,QQ、手機QQ、Qzone、微信、門戶……當他們匯集在不同渠道,反應出的群體特性也非常不同,想從騰訊的不同渠道引出用戶,也需要做不同的優化。
所以看到了吧,在達到2.3之前的騰訊產品經理,是不需要考慮錢的問題的。也就是,騰訊培養一個產品經理從1.1到達2.2,其實一直都是在養兵、練兵。
而讓無數創業者痛苦的要死的大量騰訊產品,其實只是騰訊內部的練兵之作。
所以我覺得騰訊很可怕。
三級產品經理:高級、定義并駕馭戰略產品
產出:創業項目,或者公司戰略項目
前天,一個朋友要做一個產品,找我出主意。我聽完,我說感覺你說的是個二級產品。基于你們這個行業正在整體變化,及你們公司的戰略也在轉型。這個二級產品,幫不了你,也幫不了你們公司。只會最后,讓你特別對不起給你加班熬夜干活的那幫兄弟。
我建議呢,要不做個三級產品,要么就消停。維持現狀也好過發起特疲勞的無效攻擊。
比如,羅永浩的堅果是個三級產品。
手機市場,蘋果好像三體星人封鎖地球人的科技發展一樣,封死了手機科技變革線。
這樣,手機企業的發展,要么突破蘋果的技術概念封鎖,向上探索移動科技的奇點。要么,就在蘋果的技術概念封鎖線下方,做一個科技玩具公司。
羅永浩的堅果,玩具特性做得非常好。他用豐富的癢點取代痛點,直搔他粉絲的癢處。(參見我的《痛點癢點》)
他直說:科技以換殼為本,樂死我了。身邊不少人想買一個堅果,是覺得以后可以99塊,換一種情懷。
為什么說堅果是個三級產品,因為它是在移動科技沒有重大突破前的手機消費的另外一種特性趨勢,并可以對錘子科技形成戰略支撐。
所以,三級產品,是能夠符合一個相對長的時間內的行業未來趨勢,或者消費心理的新特性,并對公司的發展形成戰略支撐的產品定義。
二級產品和三級產品的區別是什么?
如果你的產品占公司總資源不到10%,或者占市場總份額不到5%,那么就是二級產品。
如果你的產品占公司總資源超過20%,或者占市場份額超過5%,那么就是三級產品。
二級產品經理和三級產品經理的關于產品的具體工作是一樣的,但是承受的內部決策壓力,和外部競爭打擊壓力不一樣。需要協調和調動的公司內部資源,和外部產業資源也不一樣。需要的決策力、領導力、跨文化溝通能力都不一樣。
做二級產品和做三級產品的感覺,類似讓一個人走一米高的獨木橋,和走100米高的獨木橋。走的動作都一樣,但心理體驗完全不同
四級產品經理:大神、奇點探索者
產出:神級產品,開啟一個時代
四級產品大神,是奇點的探索者(參見《奇點臨近》)。或者說是風口的發現者。
iphone是神級產品。特斯拉是神級產品。
特斯拉,不單純是一個新能源車。新能源這個概念,對一般汽車用戶,即不痛也不癢,甚至會擔心因為是新能源而給自己造成不便。
特斯拉,它是一款智能汽車。汽車自發明百余年,進步一直在物理機械。而特斯拉,將汽車的歷史進入了智能與人腦連接的時代。即使沒有新能源情懷,也足以封神了。
所以,雷軍的風口理論,適用于2-2級以上的產品經理。
因為從1-1到2-2的歷程中,這個人已經熟練掌握了在有限的資源里,控制完整的服務,并且打磨出最有效的特性。
沒有扎實的2-2能力,即使有幸被三級風甚至四級神風吹上天,也很快就會摔下來,不用等到風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