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在 “吃” 上的延伸正在變得越來越豐富:比如 36 氪之前介紹過的私廚分享平臺 “我有飯”;激活家庭閑置資源和勞動力,讓大媽們來滿足白領對午餐多樣化需求的 “蹭飯”;以及專注 C2C 美食電商的 “覓食”...
今天介紹的 “美妙世界” 是個定位于挖掘散落于民間、喜愛并擅長做美食的手工藝人,并為他們提供售賣和展現各自手藝的 O2O 平臺。這里指的手藝可能是一道美味無比的小吃,也可能是一位私廚自己做的一桌菜。換個說法,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兼有 “快遞美食” 和 “私家餐廳” 的綜合平臺。
從上面產品的截圖可以看到,“美妙世界” 聚攏的美食手工藝人分為兩大塊,一部分是制作餅干甜點、醬牛肉、或者祖傳醬料的達人,對這類美食有需求的用戶可以在平臺上選擇自己想吃的食物、直接付費,最后通過快遞或自提等方式將美味拿到手。另一部分是北京當地的私廚們,他們都是職業廚師出身,之前在五星級酒店或者高端餐廳工作。感興趣的吃貨可以在看過簡介后進行購買支付,隨后前往指定的地點用餐。團隊告訴我,未來在集合了更多的美食手藝人之后,會計劃推出更多樣化的美食相關業務。
和其他私廚共享平臺有所不同的是,“美妙世界” 的廚師們和平臺的綁定性很緊密,不僅獨家簽約,同時配有保底工資,而像 “我有飯”、“嘴角” 等偏 Eatwith 的模式,廚師和平臺之間是個相對 “輕松” 的合作關系,不具有排他性。因此,“美妙世界” 對這些廚師而言,更像是個創業孵化器,不僅提供常規的宣傳和售后,而且場地和食材采購也會由他們來全權包攬。私廚們只要負責貢獻自己的專業手藝、將吃貨們的胃服務好即可,和在餐廳里工作很類似,但收入更加豐厚(“美妙世界” 作為平臺方,抽取 20%的傭金)。
之所以選擇自營的方式來做私廚,團隊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私廚分享模式,現在的玩家越來越多,如果不能獨家簽約 Host,很容易演變到后面成 “價格戰”;二是通過食材集中采購體系,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可以把食材成本控制到合理范圍,不至于出現售價虛高的現象,目的是保證高品質的情況下讓更多人吃的起。
據介紹,目前平臺自有廚師一周工作 6 天,烹飪中午和晚上兩頓菜,一次可接待人數在 10-30 人(一個場地可容納幾張桌子)。“美妙世界” 一般將私廚設在商住兩用的小區里面,平均一個店 4 個月可以收回從裝修到設備的成本。
據團隊提供給 36 氪的數據,從 APP 上線近兩月統計,每天平均 200 單左右,客單價在 90 多,重復購買率大約 60% 左右。同時,公司向 36 氪獨家透露,已在去年底獲得了 2000 萬人民幣的 A 輪融資。